当前位置:首页>>内容页标题

竞逐大数据 创新才会赢

来源: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时间:2023-07-15

跨入2013年,大数据概念进一步升温。有人认为,大数据将带来深刻的产业变革,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新浪潮。在这场大变革中,数据的积累、加工和利用能力成为国力强盛与否的新标志,中国几乎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本版今日带您走近国际、国内有关专家的观点,透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抓住机遇,提高国家竞争力

姜奇平

大数据是一种高级信息生产力。不同时代,人相对于劳动对象的作用方式不同,生产的社会目的也不同,形成农业生产方式、工业生产方式与信息生产方式。大数据推动着信息生产方式的形成,并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和社会转型。大数据的发展,对于当前中国推进“新四化”建设,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数字红利”的紧迫战略性

我们需要从社会生产力引起生产方式变革的高度,充分认识大数据对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价值。实物的积累、货币的积累,曾经成为过去时代国力的标志。在信息时代,对数据的积累、加工和利用能力将成为国力的新标志。

美国政府2012年3月29日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这不仅是一个推动美国继续在高技术领域领先的战略计划,更是一个推动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国家顶层推动下,正在通过大数据向更高的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国力迈进。

对于处在第二次浪潮与第三次浪潮之间的中国来说,大数据发展具有战略紧迫性。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已进入信息时代,大数据的发展意味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质的提升。按照信息时代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在社会生产力上存在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拉大距离,陷入数据鸿沟的现实危险。

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从“工业化不断加快”到“工业化基本实现”的转变中,同时要完成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历史任务。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面临着同时发展工业时代的生产力与信息时代生产力的双重任务。

中国的和平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低水平社会生产力体系之上,要认清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生产力的紧迫形势,从顶层建立大数据的国家战略,使我国社会生产力状况适应国际竞争所要求的新的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相联系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高水平现代化,才能充分保证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大数据给中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抓住生产方式转变这一关键,才能解决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次矛盾。面向未来,大数据将激发巨大的内需增量,建设智慧城乡,密切政府和民众的联系,促进民主与社会进步。大数据产业将形成新的增长点,数据业务主营化带来各行各业转型升级。我们相信,借大数据的东风,用信息生产力与先进生产方式带动发展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可以为中国带来“数字红利”,提高“新四化”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全方位激发市场需求

抓住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机遇,将给中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用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方式带动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可以在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过程中,走出中国特色的“新四化”道路。

大数据将激发巨大的内需增量。电子商务,用互联网的方式能聚合消费力,引导和激发消费力,从而激发巨大的内需增量,将引发产业的巨大变革。2012年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交易额全年预计达到1.25万亿元,其中1/3是新启动的内需。预计到2018年,这一数字会达到7万亿元。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在启动内需方面的潜力。

大数据利于建设智慧城市。大数据将使城镇建设走上以数据流动方式配置资源的新型发展道路。城镇建设将从片面强调向大城市集中,转向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大数据有利于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官员博客与民众建立起7天乘24小时的密切联系,比周期性的选举更有利于响应民意,为民办实事,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之路。

大数据通过物联网、智能地图、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社区、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新的方式,使资源可以在农村那样分散的条件下高效配置,像硅谷、班加罗尔那样跨越式地实现更高水平现代化。

大数据将带动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大数据产业发展。一是数据技术产业,包括硬件方面的智能管道、物联网、服务器、存储、传输、智能移动设备等,软件方面的语言、数据平台、工具、结构与非结构数据库、应用软件等,服务方面的云计算等;二是数据采集业,包括定位、支付、邮件等行业;三是数据加工业,包括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咨询等产业;四是数据应用业。根据存储行业社区 Wikibon最近发布的报告,大数据市场正处在井喷式增长的前夕,未来5年全球大数据市场价值将达500亿美元。

未来以政府、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和电力等行业为重点的大数据应用将直接拉动整个社会的应用规模。大数据将带来的一个始料未及的变革性影响,将使数据业务成为各行各业的主营业务,围绕大数据,企业将向分析即服务升级转型,从而改变各行各业的业态。广义的分析即服务,包含一切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高附加值的创造性服务,例如面向制造的创客服务、基于咨询数据平台的生活方式设计师服务、基于统计数据挖掘的商业分析服务、基于设计平台的创意服务,还有基于大数据的设计服务、管理服务、教育服务、翻译服务以及基于行业或价值模块细分的服务,等等。

抓住大数据的机遇,中国将在现代化的制高点上,而不仅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量的积累上,提高信息时代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寻找通往未来的钥匙

回顾现代史上历次技术革命,中国均是学习者。而这一次变革中,中国与世界距离最小,甚至在很多领域还有创新与领先的可能。只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创新和勇气去拥抱大数据时代,就一定能抓住历史赋予中国创新的机会。

——摘自《大数据时代》推荐序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研究所教授、《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美国《科学》杂志均尊其为最重要的大数据研究者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美国东北大学教授、网络科学研究中心创始人兼主任,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匈牙利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会员,畅销书《爆发》的作者。

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

问:《大数据时代》在中国非常流行,被相关领域从业者称赞为“迄今为止最好的大数据著作”。为什么把大数据时代看作一场“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过去30年间,个人计算机行业和电信行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革,我们拥有了很多非常强大的工具,但它们常常是被闲置的。在我看来,大数据是一种价值观、方法论,我们面临的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这是一场思维的大变革,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去做大数据,并得到不一样的结果与好处。

问:有人将书中描述的这种源于大数据时代的深刻商业洞察,进而帮助人类进行更加明智决策的大变革,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此您怎样理解?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真正的革命并不在于分析数据的工具,而在于我们如何运用数据,毫无疑问,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新技术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大数据就像一个拼图,我们现在能够把这些拼图拼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虚拟的推动器,推动世界向前。

大数据时代给了每个人一个工具,让大家能够做出基于理性的判断和决策,在以前我们也能够基于理性来做判断,但那个时候往往只有大的企业才能够支付起成本,但现在每个普通人都有了这样的能力。从科学研究到医疗保险,从银行业到互联网,几乎所有领域都在经历爆发式的数据量增长并被新的思维方式所改变,同时认识到“相关就够了,因果不重要”,这样各行各业以及每个普通人都可以用简单的办法、很低的价格成本,享受大数据带来的好处。所以说,大数据带来了人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帮助人类把握未来

问:大数据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这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这种预测创造了绝佳的机会。正如我在《爆发》一书中所说,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受制于规律、模型以及原理法则,而且它们的可重现性和可预测性与自然科学不相上下,可以说,人类行为的93%都是可以预测的。这些发现并不是科学家的纸上谈兵,其中一些模型和原理已经产生巨大市场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找出一个关联物并监控它,我们就能预测未来,我们就能读懂历史的韵律,进而寻找到通往未来的钥匙。

中国与世界同步

问:如何看待目前大数据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我在中国期间得以与很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及优秀的商业领袖见面。《大数据时代》一书在中国得到了很多专家的极大认可,这让我非常高兴。大数据即使在硅谷也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而我欣喜地发现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在实践,在大数据上,中国正在与世界同步前进。

另外,我想说,正如士兵打仗时一样,面对战争想的一定是上一次的经验,以为将来的战争和过去的战争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都是前大数据时代的模式。但大数据时代,非常可能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商业关系的出现。

“大”的三维特征

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一鸣

“大数据”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美国。这里的“大”通常用来描述数据的三维特征:第一维指信息的数据体量日益庞大;第二维指信息的种类繁多;第三维指数据变为可用信息,并且可以分析速度越来越快。

早在1969年,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便利用计算机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男性顾客在购买婴儿尿布时,常常会顺便“搭配”几瓶啤酒来犒劳自己,于是推出了将啤酒与尿布捆绑销售的促销手段。如今,这一“啤酒+尿布”的数据分析成果,已成为科学家通俗解释“大数据”技术的经典案例。

“‘大数据’具有多种多样的定义方式,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美国,是由思科、威睿、甲骨文、IBM等公司倡议发展起来的。这里的‘大’通常用来描述数据的三维特征:第一维指信息的数据体量日益庞大,如今已从TB级升到EB级,又将跃升到zettabytes级;第二维是指信息的种类繁多;第三维是指数据变为可用信息,并且可以分析的速度越来越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计算和通信专家杨鸣博士强调,“最近媒体常常议论的大数据,其实专指大数据的第四维特性,即数据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数据的智能分析上。”

杨鸣说,智能分析是一种对未来智慧的投资,分析的最终目标是做出更明智的决定。有些人误以为大数据只是数据技术处理的升级,即如何存储和备份拥有的数据,但大数据的真正意义在于用新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解释。

大数据所涉及的信息与人密切相关。与人有关的信息占世界上所有数据的90%,主要包括电子邮件、视频文件、社交网络、博客内容、呼叫中心的对话等等,它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2%。大数据的应用,将有助于决策人灵活应对现实世界中“数据海啸”引起的机遇和挑战。

“人类信息”将引起信息技术(IT)的再次进化。多年来,科技界一直在改变信息技术(IT)中技术,也就是“T”的含量。例如,引进大型计算机、客户端服务器、网络供应(IP)、云计算等技术。大数据技术第一次使信息,也就是“I”在IT中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信息(Information)之“I”向着智能(Intelligence)之“I”发展。

对人类信息进行“技术理解”,需要从根本上采取新方法和新技术,以便为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增加的信息提供洞察力、想法和直觉。未来的信息计算将以大数据模式,引起人类社会信息交互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智能分析为前提的信息应用将会以更大规模解读人类,挖掘人类信息的价值。

当通过信息搜寻来揭露犯罪时,破案人员可以从犯罪嫌疑人的电子邮件中寻找证据;当试图理解客户群时,营销人员可以搜寻和分析客户公开的所有信息,既可以是研究者自己数据库所掌握的,也可以是被调查者公开在微博或博客上的信息。这一图景使我们看到,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信息流动和分析正变得越来越复杂。

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在去年3月29日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同时组建“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显示美国已把应对大数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

去年8月,对1105家美国企业和集团进行的调查显示,63%的受访者认为只有实施和使用大数据技术才能完成各自机构的使命,49%的受访者表示将增加他们的大数据预算,46%的受访者计划至少保持他们现有的大数据预算水平。

杨鸣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高科技领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的,应当在大数据研究上加大力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作为大数据技术基础的云计算方面,要着力应用开发;二是在数据处理方面,不仅要重视结构性数据(即已经数字化了的信息),而且要重视在电子邮件、博客等非数字化的人文数据分析。

 

近日,本报特别邀请出版人董寰就有关大数据和大数据时代的问题,对话了世界知名的两位大数据研究权威专家——《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爆发》作者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来源:人民日报